茶多酚可抑制各种因素引起的炎症。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可引起炎症。紫外线照射前或后30min外用tp,可减少背部皮肤炎症70%~80%,且存在剂量效应。no合成酶活性增强与炎症反应有关。ahamad等研究表明,tp抑制sencar小鼠皮肤因tpa引起的no合成酶增加,防止炎症发生。口喂乌龙茶提取液也可抑制角叉菜胶诱致的大鼠后爪的炎症,作者认为抗炎作用部分是由于抑制了角叉菜胶诱导大鼠组织合成前列腺素。
茶多酚对水肿也有抑制作用。鼠类皮肤在紫外b辐射下可引起皮肤水肿,破坏抗氧化物保卫系统,并诱致鸟氨酸脱羧酶(odc)和环氧酶的活性。用02%茶多酚作为饮用水源连续30d后再用紫外b辐射(900mj/cm2)可使skh-1无毛小鼠由辐射诱致的皮肤水肿、表皮抗氧化保卫系统的破坏获得显著保护。研究表明,大鼠后爪浸泡在热的乌龙茶水溶液中可使水肿的形成受到抑制,质量分散数为75×10-6的茶提取液对水肿的抑制率为60%。
茶多酚抑制皮肤斑痕和色素沉着红、褐斑是皮肤受紫外线照射后的常见症状
皮肤斑的形成有两方面原因:β-紫外线的持久照射可使皮内黑色素增加,出现色素失调的组织变化;长期缺乏谷胱甘肽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皮肤内酪氨酸酶活性增加,使酪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形成多巴醌,进而氧化成多巴素,形成黑色素。茶多酚对这两方面都有抑制作用。
首先,茶多酚阻挡紫外线和清除紫外线诱导的自由基,从而保护黑色素细胞的正常功能;其次,茶多酚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尤其ecg和egcg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强。研究表明,egcg对紫外诱导的皮肤损伤保护作用.大,ic50为33μg/ml,而维生素e为165μg/ml,对照组和egcg组皮肤红斑的相对指数分别为268±88和159±53。可见,茶多酚抑制紫外诱致的红斑作用强于维生素e。再次,茶多酚作为高效抗氧化剂还可抑制多巴的氧化而防止色素形成。
此外,过氧化脂质的增加与色素沉着的发生有关,茶多酚对脂质氧化的抑制,也有益于减轻色素沉着,并能润肌健肤。
粉刺是常发生于青年的慢性毛囊炎。现代医学认为粉刺是因激素分泌过多,或者5-α还原酶活性过强,导致皮脂腺肥大,皮脂分泌增多,淤积于毛囊内形成脂栓、影响皮脂腺分泌物排出而形成粉刺。同时,毛囊内的棒状杆菌在脂栓的厌氧条件大量繁殖,产生脂肪酶,分解皮脂而游离出的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而发生痤疮。
儿茶素可抑制5-α还原酶活性。(-)-egcg和(-)-ecg对5-α还原酶的ic50约为10μm。儿茶素抑制5-α还原酶活性可调节激素活性,故可抑制皮脂产生。20mgegcg溶于02ml70%的乙醇溶液中,6天内每天2次用于左额上,l/r值由120±01降至071±004,此后的16天内逐渐增至119±002。接着用20mg/02ml70%乙醇ec溶液,每天2次(资料来源:www.puerzg.cn),进行6天后,l/r值为102±01,随后10天内,增至121±001。很明显,egcg比(-)-ec更能有效地抑制皮脂的产生。儿茶素对皮脂的抑制就可减轻或消除粉刺的发生。此外,茶多酚还是有效的抑菌剂和抗炎因子,茶多酚的这些功能对预防与治疗粉刺和痤疮是显而易见的。